经验网

大内存时代来了:国产厂商标配512G内存,iPhone压力大了

文/王新喜

根据日前数码闲聊站的曝光,手机厂商将集体普及16GB+512GB,接下来荣耀、OPPO、小米、vivo的正代旗舰机,都提供了16GB+512GB、16GB+1TB的版本。

手机厂商集体标配512G内存,到底有哪些原因?未来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芯片性能过剩,手机内存不够成为用户第一痛点

某种程度上,手机厂商比拼内存,其实是回到了正确的路子上。从当前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来看,手机应用的主流玩法其实还是停留在2019年前后的水平,当前的芯片性能已经过剩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骁龙778G明明连骁龙870都打不过,但是下至千元价位,上至4K价位,都有厂商在用——关键是消费者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性能的变化几乎没有概念。

台积电3nm在去年已经量产,但苹果迟迟不用就是这个原因,芯片性能已经升级到非常高的水平,但其实手机应用玩法与软件生态没有跟上性能的升级,智能手机的主流应用依然是以拍照+社交+直播+图文内容+视频(短视频+长视频)+游戏为主,其中游戏主要是以FPS游戏、moba游戏、休闲、沙盒类游戏为主。

甚至当前5nm芯片性能已经过剩了,用户对升级的芯片性能感知已经非常弱,也不再是用户的核心痛点,升级到3nm性能更没有必要。

台积电的3nm已经在去年年底正式量产,然而客户却寥寥,其部分EUV光刻机已被迫闲置关停,今年台积电3nm有哪些客户,还具备不确定性。

而相对于用不到的芯片性能,用户更倾向于为用得到的内存空间买单。

芯片是占据智能手机成本最大的核心部件,在性能过剩时代,用户的痛点不在芯片上,而是在内存与电池续航上,后者驱动了共享充电宝的生意,前者的痛点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在今天,很多人换手机是因为手机存储不够而不是性能落后。

在去年,手机存储焦虑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大量网友都表示手机内存焦虑已经成为使用手机的重大痛点,手机内存越大越大,但内存越来越不够用了。

许多APP在无序竞争的推波助澜下,会不断自动更新,而高频度的更新往往会过度抢占手机内存资源,更新几波之后,手机就变得越来越卡,体验变得持续糟糕。

此外就是数据的累积,APP使用越久,相应的缓存文件就会变得很多,内存越大。比如微信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每天使用的高频社交软件与内容软件,大量的聊天纪录与流量会产生大量的缓存、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数据,使用越久,内存越大。许多用户手机里,微信是吃内存的第一大户,占据几十个G已经成为常态了。

加之手机影像不断升级,视频、照片越来越高清,占据的内存越来越大,手机使用一两年之后,不少人在为删除哪些照片而苦恼。

对于许多用户而言,256GB已不太够了,512G成标配其实是符合当前用户的刚需。

许多APP的体积越来越大,这无法改变,尤其是一些刚需型APP,每天使用产生大量数据,用户需要扩张空间,如今好多千元机都已经推出了256GB内存版本,就是看准了用户刚需。

比如Redmi K50的最高配置是12GB+512GB,而Redmi K60的最高配置已经达到了16GB+512GB,真我GT Neo5甚至提供了16GB+1TB的超大内存方案。而这些产品,都是非高端旗舰产品。

国产手机打内存牌的背后

如今国产手机厂商普及512G内存,都开始把“大内存”视为最重要的卖点之一,甚至喊出要淘汰8GB内存,这背后一方面是看到了用户的核心痛点与需求,升级内存与存储,改善手机使用体验。如果大内存与低价格,就能抢占不少换机用户。

但问题是为什么国产厂商在过去不打内存牌,偏偏要等到今天呢?这一方面是内存供应链的价格下跌了。从 NAND、DRAM的价格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不管是NAND闪存芯片,还是DRAM内存芯片,价格都在暴跌。甚至PC行业的内存条和SSD,也在不少渠道出现难得的低价,三星自家的970 EVO Plus SSD,1TB甚至跌到千元以内。

在供应链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国产厂商当前有能力在控制内存成本的情况下,扩大内存抢占刚需用户。

再次是,当前手机卖不动了,国产手机阵营压力非常大,需要有说服用户换机的理由。今天的手机到了瓶颈期,性能过剩,外观定型,功能也找不到突破点。尤其是计算性能已经在接近临界点,在软件生态发展成熟且没有新的超级APP推动新的功能,无需用到更高芯片性能的情况下,芯片性能与影像其实还不如普及超大内存更有吸引力。

这种内存比拼正在卷向中端机市场。比如前不久Redmi K60 12+512GB版本的价格跌至2999元。一加在3月7日的发布会中,带来了一加Ace 2V。这款新机提供16GB+512GB版本,价格只要2799元。

也就是说,手机的发展渐渐有点步入PC的后尘了——从PC的发展可以知道,当软件的性能需求没有太大变化的时候,硬盘加载速度才是制约流畅度的关键,性能反而退居其次。手机也是如此,芯片性能过剩,反倒是内存太小会限制手机性能的发挥,造成APP强退与系统卡顿。为此如今买手机,能选12GB内存就别选8GB内存,这已经是许多用户的共识。

手机的发展也是如此,计算性能提升到达一个临界点后,内存、硬盘性能的重要性,就开始反超处理器芯片了。

国产厂商打内存牌,苹果压力大了

事实上,包括苹果在内的手机厂商都知道用户的内存痛点,但这关乎手机厂商的核心利益。

用户都知道,苹果在12G、256G与512G上的价格差非常大,因为苹果深知用户的痛点就在于内存,内存阶梯定价是一门不错的生意。以iPhone14为例,256G版本与128G版本的价格差有900元。但国产手机,同等内存价格差在300元左右。

苹果依赖内存差赚取极大的利润,但内存的成本其实是非常低。此前有外媒拆解iPhone14系列发现,其采用的是铠侠、西数112层堆栈3D TLC闪存,128GB的成本只要5美元,即便加上配套的UFS模组成本也才10美元。

也就是说256GB的iPhone14手机,成本只比128GB版本增加10美元,但苹果的售价却接近高出130美元,其中120美元的差价都是苹果的净利润。

因此,国产手机厂商集体标配16GB+512G大内存,苹果将承受一定压力,如前所述苹果的内存升级价格差非常大,利润太丰厚,国产手机与之差距甚远。其实不少用户在购买iPhone的时候,都在256G与512G之间反复纠结与犹豫,核心在于考虑到未来2年的内存可能不够用的情况,但是512G又贵太多。

如果苹果512G成为基础标配,那么可能会极大拉高iPhone的销量,因为这很可能会极大释放中国用户刚需,这也是国产手机担心的,但事实上,苹果又不太可能跟进,如果将512G拉到基础版,维持原价,苹果的利润损失会非常大,而硬件利润是苹果利润的核心来源,苹果利润下滑,不利于维持它的高溢价。

因此,国产手机以512G大内存辅之以较低的价格,还是能争取一部分换机存量用户。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手机厂商算是卡准痛点了,而苹果无疑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因为苹果在内存的阶梯式定价上不能动,一动就是巨大的利润空间被挤压。

而苹果一直以来打的牌是芯片溢价牌,但如上所述,软件生态停滞、芯片性能过剩的时代,芯片性能升级对于用户的实用价值在降低,驱动用户换机的痛点不在更好的芯片,反而在于更大的内存。

手机的成本和处理器、内存以及其它物料有关,简单来说,内存价格崩盘恰恰以给了手机厂商以更大的内存升级、更具性价比的价格抢夺市场的时机。

这也是国产手机厂商一次抢夺iPhone用户的机会。

对于消费者来说,今年买手机或许是个很好的时间节点,可以一步到位地去挑选大内存的手机,有业内人士表示,内存价格已经暴跌,iPhone 14不大幅调整价格的话,就多少有些不厚道了。

但如前所述,iPhone在内存上的阶梯式定价,本身就不是因为内存成本有多高,而是苹果看准用户的痛点需求,做的是内存生意,本质是对硬件利润的最大化追求。只不过,在国产手机厂商标配512G的情况下,苹果也是时候需要做出改变了。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知识 » 2023-03-18 13:28: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