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网

调休可以,别动我的双休

网友精神了,取消调休的话题词下11.4万人讨论,满屏都是支持。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的呼唤真的有用。

翻开日历一看,今年的清明节,竟然真的不!用!调!休!诶!

这么久以来第一次不用调休反而把大家整蒙了。

竟然有打工人开始自己动手“调休”:

假如我清明前后各请两天假,加上两个周末岂不是总共就能休息9天?

底下的评论给这位网友浇了一盆透心凉冷水:

朋友冷静一点,你这样真的不会被开除吗?

打工人们确实别高兴得太早,清明节虽然不调休,五一节可得扎扎实实调两天。

五一连休5天的代价,就是支离破碎连累了两个星期的双休,影响整整三个星期的上班状态……

调休,每周一次?

天下打工人苦调休久矣。

原本做五休二,周五是黎明前的夜晚,充满希望,但一旦加上调休,那大概率周五后还会再接个周五。

痛苦指数级增加,效率无限接近于零。

有人翻了翻日历发现,删掉调休的日子,全年看起来极为丰富的公共长假、小长假,算下来竟然只剩下了11天。

调休,到底是谁干的?

如今我们每逢假期必吐槽的调休,其实1999年才出现。

1999年,国务院第一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改为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邻近日期的前后两对双休日,调休出了每年3次连续7天的“长假”。

在不增加实际休假天数的前提下,通过调休制造出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

黄金周的出现,在最初确实卓有成效。

2004年的一个报告显示,“黄金周”期间,旅游者人均消费比平时多十倍,一年中三个黄金周形成的消费支出占全年消费支出的近20%。

1999年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7天内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这个数据到2019年,已经增长到7.8亿人次、6497亿元。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振兴旅游业。比起休假制度,调休制造黄金周更像一种经济手段。

很快,这种集中休假的模式,显现出了它的劣势一面。

作为新媒体工作者,每到十一前,准备的选题准有一个方向,是吐槽人多拥挤。

假期过分集中,一方面造成拥堵,另一方面导致了高昂的溢价。

同样3000块钱,非小长假可以往返飞一趟境外,黄金周也就够国内转一转;同样的一间民宿,假期前后价格甚至可以翻10倍。

如今再说到国庆旅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大冤种。

倒也不能全怪景点“收割”,准确来说,景点亏的也许更多。

集中涌入的游客,给景点带来了巨大负担。2000年的五一假期第二天,故宫博物院日接待人数是12万,远超极限招待量8万人。不少景区,为了承载黄金周涌入的巨大客流,只能增加设施投入。

但这些扩建的设施,在集中休假结束后,又被大量闲置,造成浪费。

甚至有研究称,如果将集中休假制度的经济拉动作用,和它的经济社会成本进行比较,要付出的成本甚至远高于经济收益。

2007年,为了减缓黄金周休假过于集中的问题,《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次修订,将劳动节休假缩短为一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

但显然,过于集中的休假,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休闲的需求了。

那调休不好……双休制度改一改行不行?

调休可以,别动我的双休

这段时间,打双休主意的专家建议也不少。

先是有人建议,改变周末放假方式。首周休1天,次周休3天,两周一次小长假,拉动内需促发展。

还是有专家开动想象力,提议不如直接每周实行单休,攒到月末连休5天。远程旅行或者回家看看父母,一个月就能来一趟。

这……双十一凑满减呢?

网友留言表态:婉拒了。

双休,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实行的都是单休制。

由于一周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那时的上班族到了周末,大多是在家里打扫卫生、修理电器和家具、看望老人、陪孩子等等,也没办法好好休息。

当时最流行的说法是,“战斗的星期天,疲劳的星期一”。

1979年,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胡平,在联合国会议上第一次接触到五天工作制。他发现当时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都在实行五天工作制,联合国每周仅工作四天半。

胡平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别的国家每周工作五天还能发展,而我们工作六七天还不够?

回国后,他推动建立了“缩短工时课题组”,开始讨论五天工作制的可行性。

他们对全国上千个工业、商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不改变劳动时间,每周增加一天工资”还是“不改变现有收入,每周增加一天休息”。

课题组原本以为,在当时大家收入普遍不高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前者,没想到,最终80%的人选择了休息。

1994年3月,我国开始试行“隔周五天工作制”。

1995年5月,正式开始试行五天工作制,双休的制度终于确定。

关于循环休假制度,有一个更大胆的实验。

去年,英国有60多家企业参与了一项为期半年的4天工作制的实验,在薪酬不变的前提下,每周工作4天,休3天。

实验很成功。

半年后,参与的2900名员工睡眠时长普遍增加,精神健康得到改善,73%的员工称生活满意度上升。而60家企业的营收,并未有太大变化,甚至有24家收入同比增幅超过了34%,所有参与企业员工辞职和请病假比例对比上年同期都出现下降。

参与实验的企业中,超9成打算继续实施4天工作制,约3成企业计划把这一制度永久固定下来。

实验的成功,证实了休闲的意义。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休闲学教授约翰·凯利在《走向自由》一书中说:休闲是成为人的过程。

在休闲之前,先把休息还给打工人

虽然总埋怨假期不够用,但实际上,中国的法定假期天数在国际上的排名并不靠后:

在60个国家及地区中,中国11天的法定假期排名第30。

如果带薪假期取中间数10天来算,我国职工的平均年法定休息日是125天,其中法定节假日11天,周休日104天,已经超过了全年时间的1/3。

看起来生活和休闲可以安排得十分均衡。

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根本连双休都没能落实。

互联网行业,997依然是常态,遇上项目紧急上线,007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

招聘网站上,关于休息的离谱对话更是能凑成一篇段子合集。

大小周还不够,发明了mini版大小周:大周休一天,小周休半天。

重新解读双休:一个月休两天

即使公司不把“周末加班”摆在明面上,真能休息上的打工人也并不占多。

一到周五下午,领导就开始布置任务,周一一早就要看到报告;

有网友周末睡了个懒觉,手机静音,没想到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领导在公司群里指名道姓地阴阳:全公司都在为一个目标努力,偏偏你不在。

好好过个双休都是奢侈,更别说带薪休假了。

知乎一个网友吐槽,明明自己有10天的年假,可直属领导一天不休,她也不敢休,连生病了都不敢请假,两年过去了,20天的年假,生生一天都没休过。

为了休个假,打工人要绞尽脑汁,想各种不会被拒绝的理由。

豆瓣“请假借口研究所”小组,汇聚了24万人,只为了寻找一个不被拒绝的休假理由。

有假不能休,甚至连日常的休息都无法保证。

全国总工会的一次调查显示,职工中只有47.1%每周工作时间在《劳动法》所规定的40小时以内。

剩下的人工作时长全部超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居民平均日工作时间较十年前增加近1小时,其中青年人平均每天工作超10小时。

早在90多年前,罗素就已经赞扬过休闲的价值,他在《休闲颂》中写道:

“休闲是文明的基础。在过去的年代,只有多数人的劳作,才使少数人的休闲成为可能。但是,多数人劳作的价值,并不是因为劳作好,而是因为休闲好。”

整合假期,让大家玩儿得好的初衷自然好,但在此之前,先让人们休息好,才是更紧迫的事情。

总之,不取消调休可以,可别动我的双休。

参考文献:

1. 邓洲. 中国休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D].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7.

2. 宋琳. 中国集中休假制度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D]. 山东大学, 2018.

3. 约翰·凯利. 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 1.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1日.

4.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北京人的一天-2018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R]. 北京:北京市统计局, 2019.

5. 新华社. 英国“每周工作4天”实验结果:73%员工称生活满意度上升[EB/OL]. [2023.3.1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032235.

6. 文萃报. 胡平:我推动“五天工作制”的出台[EB/OL]. [2023.3.13]. https://epaper.voc.com.cn/wczm/html/2012-08/23/content_549002.htm.

7. 人民日报. 我国法定节假日数超英、美[EB/OL]. [2023.3.13].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12/c1001-23819624.html.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居家妙招 » 2023-03-16 12:53:28

猜你喜欢


调休可以,别动我的双休

网友精神了,取消调休的话题词下11.4万人讨论,满屏都是支持。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的呼唤真的有用。 翻开日历一看,今年的清明节,竟然真的不!用!调!休!诶! 这么久以来第一次不用调休...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据中国网,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去年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主要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