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更懂医疗 让医疗更懂法律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直播上进行了主题为《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钟南山院士的这几点提示,你需要了解:
直播截图
1. 奥密克戎致病性大大减弱,绝大多数可在7-10天恢复
“当前全国范围内遭遇了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特点是传播性强。”钟南山院士认为,奥密克戎在不断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在早期,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但经过两年变异后,奥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从全国趋势看,奥密克戎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明显上升。对此,钟南山院士表示,他分析了今年9月份以来,国内广州、北京、重庆、郑州等城市的疫情情况,认为新冠疫情的病死率接近流感。
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提到,众多数据显示,奥密克戎传播性增强,致病力明显减弱,病死率降低至0.1%左右。奥密克戎(BA.4/5, BF.7)感染不可怕,绝大多数可在7-10天恢复。自己的孙女感染3天后恢复。
2. 感染过一次就相当于是打了一针疫苗,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钟南山院士提到,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就像是打了一次疫苗,对第二次重复感染会有很好的保护预防作用。
谈及后遗症问题,钟南山院士表示,由于疫情发生至今只有三年,关于后遗症仍有很多争论。一些诸如嗅觉及味觉障碍、关节/肌肉疼痛、睡眠障碍、疲倦/乏力等临床表现,很多病例慢慢缓解,不见得是“后遗症”。
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比德尔塔引起“后遗症”的比例更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在感染前接种过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
3. “早晚要阳,不如早点阳”的想法不可取,越晚“变阳”症状或越轻
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早点一起阳?钟南山院士认为,这一看法是不对的,目前的防疫政策并不是主张大家躺平。
“虽然奥密克戎并不可怕,但如果大家一起‘阳’,出现感染高峰,对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钟南山院士强调,首先要特别注意加强疫苗的接种,多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揭示,新冠疫苗能够对预防和保护重症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个人特别鼓励异源序贯方式进行加强针接种;此外,个人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人群,更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当出现症状后,做好健康监测和自我隔离,将感染的高峰拉平一些。
钟南山表示,实际上,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是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
他表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4. 奥密克戎毒株不存在“北强南弱”,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从流行毒株来看,广州、重庆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保定等地主要是BF.7。针对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奥密克戎毒株“北强南弱”说法,钟南山院士解释,实际上,北方流行的BF.7毒株是在BA.5.2基础上的变异株,总体来看,南北两种流行菌株并没有明显(本质)差异,可能有北京的朋友觉得感染了BF.7之后更容易出现高热,酸痛感更明显,这可能跟气温或者菌株的进一步逃逸性有关。
“至于网络上大家讨论的北京朝阳区毒株毒力更强,海淀区毒株毒力更弱?目前并无科学根据。”钟南山院士表示。
5. 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规范佩戴N95口罩很重要
钟南山院士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他谈道,用异种疫苗加免,也即在两剂灭活疫苗基础上加用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疫苗,效果明显提高。
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免,预防感染效果不会增强,但预防重症效果仍存在。
在疫情高峰期间,与老人同住者也应当接种疫苗和加强针,自觉减少非必要外出和聚集,外出时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
使用N95口罩和外科口罩可减少新冠病毒的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特别是当感染者佩戴口罩时。咳嗽引起的气溶胶,有时候跨度可以达到3~4米。模拟咳嗽模型中,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可有效阻隔
钟南山院士分享了一项2020年发表的实验,将感染新冠仓鼠和健康仓鼠分别放在两个笼子中:
口罩隔板置于患病鼠笼一侧(感染组戴口罩),健康组的感染率仅为16.7%。
口罩隔板置于健康鼠笼一侧(健康组戴口罩),健康组的感染率为33.3%。
如两侧均未使用口罩隔板者(都不戴口罩),健康仓鼠感染率高达66.7%。
在演讲的最后,钟南山院士提出了加强个人防护的8条建议:①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⑥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⑦囤药没有太大必要;⑧“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