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放开之后,广州、北京、重庆、武汉等一二线城市第一波医疗挤兑正在出现,发热门诊压力变大,在一二线城市买不到药的情况开始变得普遍的时候,一些人将手伸向了县域农村,“抢占县城退烧药”的话题冲上热搜。取消行程码之后,春运返乡潮即将到来,当前还没有遭遇到大规模感染冲击与医疗挤兑的县城与农村地区,是时候被重视了。
根据专家预测,接下来一波感染高峰将在未来1~2个月内。春运前后,农村地区即将面临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冲击,这是令人忧心的,也是需要提前应对的。
日前,国家卫健委官网已经刊发《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保障能力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为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服务工作,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在农村地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提升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健康监测作用,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目前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放开之后,阳性越来越多,笔者前同事最近透露,其所在部门阳性病例越来越多,由于担心被感染,这段时间一直申请居家办公。在笔者所在广州番禺区,小区内阳性感染者也接二连三,笔者所在的楼栋,就有四个楼层出现阳性。当前,最大的压力来到了医院,发热门诊的挑战越来越大。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广州发热患儿数明显增长,有部分医院调整了高风险入侵性检查所需的核酸检测时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副主任、发热门诊负责人邓文介绍,近一周来,该院番禺院区发热门诊接诊量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热门诊中儿童患者占了80%至90%,其中约一半的孩子抗原检测呈阳性。
广州之外,北京、武汉等城市的情况也不乐观。多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患者排长龙,等候时间超过6小时,市民在寒风中从室内诊室排到了停车场。
广州、北京的儿童医院面临着类似的境况。有网友爆料称,现在北京的儿童医院人山人海,专家呼吁,新冠的高危人群不包括儿童,建议不要去医院挤。
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焦虑无疑就来自自己的孩子,一旦确诊,高烧不退,多半会往医院跑,笔者早在多篇文章中都在呼吁,需要尽早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儿科发热门诊需要尽可能扩容,以应对未来的儿科就诊压力。
从放开到今天,一二线城市的感染与医疗挤兑情况越来越不乐观。而这些城市都是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的时间节点很可能就在春运与春节前后,那么,如果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返乡过年,农村无疑是令人担忧的下一个战场。
有人开始怀念封控,一二线回不去了,场景要放到农村来看
疫情全面放开,大面积感染后,人们的心态有所变化,各种囤药抢购行为也在频繁发生,很多人因为买不到药,买不到抗原。因此,主张封控与动态清零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出现。
一个叫“凸教授归来”的网友表示,自从放开以后,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各地医院也是人满为患,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买不到药!老百姓并不害怕病毒,而是怕得了病以后连最基本的药都没有,年轻人可以扛一扛,但是对于有基础病的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可能真的要往“鬼门关”里走一遭了!
其实在一线大城市来看,开放已经是大趋势,封控已经做不到了,进出口规模庞大的一二线城市,保经济已成为第一要务,封控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但事实上,要争论封控好,还是开放好,也放在农村地区来看。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基本上是以老年人与留守儿童为主。农村有大量有基础病的老人,他们可能会是接下来一波疫情高峰将被冲击的弱势群体。在即将到来的感染高峰之前,医疗脆弱与老年人占比高的农村地区的,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了。
当前中国农村的基础医疗体系非常薄弱。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亿人,占36.11%。而这5亿多乡村人口的健康,仅仅只有144万的乡村医生在背后苦苦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人仅拥有4.95张床位。
但在这种薄弱的医疗环境之下,缺医少药的内陆城市与边远农村地区,却又遭遇到了大量网友的“县域抢购”。
日前,一批“异地网购药品攻略”的攻略与截图在广为流传,这些抢购县城的攻略只需通过将跑腿软件的定位修改到广西、西藏、新疆等地,就能通过快递方式抢购到内陆县城、中小城市药店的退烧药品。
这导致很多中小城市、县城的商铺都被抢断货,有的直接开启了预售模式,送达时间排到了明年一月,依然有不少人在下订单。
在原本就缺医少药的农村,存在着大量老龄老人与儿童,在原本非常贫瘠的医疗资源现状下,本就不多的药品被广大网民异地抢购,这意味着接下来农村面临的缺医少药的情况将更加不容乐观,在第一波高峰感染的冲击下,大量农村或者老龄老人可能会面临无退烧药可用的状况。
在当前取消了行程卡、常规核酸等情况下,社会人口流动逐步正常化,今年春运的返乡潮规模很可能会超过往年。农村是抗冲击力最脆弱、薄弱的地方,这无疑是让人忧心的。
第一波疫情高峰,农村应该如何应对?
日前有媒体试着拨通了全国近百个县市防控办、疾控中心对外公布的电话。发现绝大部分地区高速、高铁站等交通枢纽的卡点已取消,除尚未出返乡政策的地区外,旅客均可以返乡。
但是,在近100个地方中,有七成左右仍要求今年返乡者在官方APP、小程序上进行报备,或者直接向所住地的社区报备后即可返乡。
有全面放开派人士对此大加批判,表示,国家明确要求取消特殊场所之外的所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查验,现在更是连行程码都干脆下线了,所谓的报备实际上也就完全失去了客观依据。这是荒唐的!
然而从目前来看,这些人的思维局限在于,他们不太会深入思考要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在大规模感染的情况下,薄弱的农村地区如何应对,农村地区如果有许多基础疾病的老人感染之后引发重症得不到救治,又该如何处理?缺医少药的农村,无论是药品的储备以及医疗资源并不足以应对高峰感染,又该如何解决?在一线二线城市都无法应对的医疗挤兑,农村地区又是否能承受冲击?
笔者认为有几件事情要准备。
首先是没有打疫苗或者没有打完疫苗的农村老年人应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尽快完成疫苗接种。而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县城需要基于自身的医疗资源现状,确保高峰期的药品供应,网友不应该再去跟风抢购县城,确保县城、农村的基本药品供应,而政策方面或许也有可能在接下来会限制网友“抢光县城退烧药”的行为。
其次是大量农村乡镇基层诊所,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用药需求与诊治需求。正如《通知》所指示的,12月底前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诊室、门诊,并具备24小时内启用、正常运行的能力。
其三是,农村乡镇的诊所医生,需要建立自己的保护防线,毕竟,在今天已经放开的城市,大量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在感染的情况下还在工作。这在农村地区,乡镇诊所医生需要提前购置相应防护措施与防护装备来应对可能被感染的风险。
此外是扩充医生队伍与渠道,比如有业内人士建议多渠道扩充乡镇卫生院人员队伍,吸引已退休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执业,国家卫健委也明确要求加强对县域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远程医疗等方式提高基层医师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有序开放或应纳入考量,给农村地区的返乡报备多点理解
而当前部分县城要求返乡人员保持报备与居家隔离,这依然可以理解。
因为无论是从医疗保障能力、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结构,以及农村地区本身对待疫情的认识与经验上,农村地区人们的应对方式与承受能力都不如一二线城市,所面临的考验也更大更复杂。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医疗挤兑的代价可能是县城、农村地区承受不起的。
因此,笔者此前曾经多次呼吁,放开是大趋势,但在一二线与三四线、县城农村地区展开错峰、有序推进放开或许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向。
笔者的建议是一二线城市在前面放开,部分内陆内循环城市或农村可以晚点跟进,采取适当的检测手段压平曲线,毕竟,涉及到居民的基本用药,在市场上无法做出最优选择的时候,事缓则圆。
二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农村基于本地经济、民情的考量,步子相对慢一点,确保医疗资源不被击溃,避免因医患冲突导致社会矛盾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
涉及到春部分县域农村地区对春运返乡的适当管控(报备+居家隔离),我们也需要适当给予理解。
正如有网友所说,农村现在既是养老院又是幼儿园,而病毒对老年人并不友好!乡村条件有限,老人又多, 过年返乡前,报备一下,居家单独隔离几天,不给自己家的老人传染病毒,让大家过个好年,又有何不妥?
在全面放开的背景下,一二线城市拼经济,放开非常有必要,但农村地区老年人多,多数是封闭的县域经济内循环模式,情况特殊,有必要跟上一二线的节奏去放开拼经济吗?笔者之前就指出,基于放开的节奏,可以有缓有急,有弹性,更要有人情关怀。
目前农村地区的冲击尚未到来,这给医疗保障能力的补短板、留下了一定的缓冲时间。在一二线城市的前期医疗挤兑冲击之后,农村地区的医疗挤兑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如何将放开做到有序,让农村地区的步子慢一点、少受一点冲击,以及给予部分地区的特殊情况特殊考虑,这可能更关乎社会层面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对于返乡地来说,也需要对返乡人的情绪给予理解,让报备成为简便的程序,不成为回乡人的负担。互相多点理解与包容,考虑各地的民情与承压能力,灵活处理放开与适当的封控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城市与农村的放开变得有序,让放开真正成为经济反弹的助推剂,也让人们真正过个好年。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