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出家
梁武帝萧衍,史上关于梁武帝的一生概括和记录的最多的莫过于萧衍和佛教的关系,梁武帝更是在公元527年来到同泰寺出家,做了三天的和尚。相传梁武帝信佛,为了自己的信仰,不近女色,不食荤腥,这在中国历代的皇帝中是仅此一个。梁武帝多次脱下皇袍换上僧袍出家,难道此举,真的是因为他对佛教的信仰?
史上对梁武帝出家一事各有说法,有的学者认为萧衍是真的对佛教有敬畏之心,因为结合萧衍的生平,比如说节俭,一日只吃一顿饭;再比如说不近女色,近四十年不去后宫;比如说一件衣服会穿很久······通过这些不难看出萧衍的确是个容易信仰佛教的人。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萧衍之所以信仰佛教,完全是出自于政治目的。联系萧衍登上皇位的历程,可以看出萧衍深藏功与名,不动声色的布局,然后如同拉网一样,将自己看重的猎物收入网中。皇位是这样,在这里,民心也是这样。历代中国人都会选择一个精神参照物去膜拜,去追求,佛教就是很好的信仰。首先,佛教与儒家思想中“仁,德”的思想相近,比较容易俘获民心;其次,出家人慈悲为怀,在梁武帝萧衍前面的两个皇帝,一个暴虐成型,一个昏庸无道,最后都被人所取代,萧衍不但推行佛法,更是大肆宣扬慈悲为怀,这样比较容易让百姓觉得自己处在的国家一派祥和;最后,萧衍本就勤政爱民,再加上本身也是极其的努力,所以很容易受百姓爱戴。
皇帝出家,目的本就不会太单纯,更何况还是个心机城府颇深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梁武帝此举,的确让佛法得到了宣扬,也为佛教事业作出了贡献。
南朝梁武帝
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达,小子练儿。萧衍生于公元464年,卒于公元549年。他出生在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萧衍身世显赫,他的父亲是齐高帝的弟弟,被封为相县侯,后来成为丹阳的府尹;萧衍不仅出身显赫,而且自带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是张尚柔,相传张尚柔怀孕的时候,在庭院中散步,看到了盛开的菖蒲花,花瓣有光环环绕,不像尘世之物,于是就问身边的侍者有没有看到,侍者回答没有,张尚柔觉得这菖蒲花富贵逼人,所以采来吞下,当月便生下婴儿,这婴儿便是萧衍。
萧衍作为兰陵萧氏的后人,汉朝相国的第二十五代世孙,萧衍的出生就背负着不一般的使命。他的人生历程就是一步步登向皇位的奋斗史,公元502年,也就是南齐中兴二年,经过萧衍多年的精心布局,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齐和帝萧宝融被迫退位让贤,让位于萧衍,自此,南梁建立。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皇帝中坐皇位最久的一个。萧衍在位期间,任用贤能,例如陶弘景等人,创下了不少政绩;也分外的节俭,使得南梁繁荣昌盛。但是晚年的时候因为“侯景之乱”,使得南梁都城沦陷,萧衍也死在了台城。萧衍活到八十六岁,死后葬在修陵,也就是现在的丹阳市陵口,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梁武帝 达摩
相传梁武帝曾问禅初祖菩提达摩,但是二人意见相左,所以达摩最后一苇渡江,不再理会一心成佛的梁武帝。
达摩到了京都,梁武帝派遣使者去迎接达摩,见到达摩后,心急问达摩:“我自即位,对佛法很是推崇,兴建寺庙,广招僧人,这算不算有功德?”达摩尊者回答:“你并不算有功德!”梁武帝很是惊讶,问道:“为什么这样都不算有功德?”达摩尊者回答:“对于这些因果而言,都会在你下一世得到回报,但是对于你而言,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有结束的一天。就像影子,看得见却摸不着。”
梁武帝又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达摩尊者回答说:“真正的功德,在于无欲无求,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奢求回报!”梁武帝又问:“那么佛门的宗旨又是什么?”达摩尊者回答说:“出家人四大皆空,目空一切,佛法本身也只是渡人的工具而已,哪来的大义?”梁武帝见达摩尊者的回答每每让自己不如意,所以索性问他:“在朕面前的是谁?”达摩尊者回答得奥妙高深:“谁也不是!”
梁武帝本身对佛法的参悟就不够,不但不能理解达摩尊者对他的点拨,反而觉得达摩尊者和自己话不投机。达摩尊者见梁武帝并非真心参佛,并不懂佛法虽有似无,不能拘泥于得与失,付出与回报的道理,便乘着一苇渡江去了。留下梁武帝在皇宫中继续参透自己心中的佛法。估计梁武帝致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苦苦信仰的佛法,为何没能让自己有个更好的结局?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