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为中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医学未诞生的古代,没有麻醉药,那么医生给病人做手术要怎么处理呢?麻沸散就这样诞生了,那么它的发明者是谁呢?
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
麻沸散是传说中的中医麻醉剂。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闹羊花、万桃花、醉心花、狗核桃)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天南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1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麻沸散不读sǎn读sàn。
书中还记载着此方专治腹中病结或患圆形或长形肿块,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取出,或脑内有病,必须劈开头脑,取出病邪之物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痒。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个故事记载了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使用“毒酒”麻醉,给两个心脏病患者做了心脏对换手术。只可惜“毒酒”由什么成分组成没有文字记载。
麻沸散发明的历史背景
麻沸散是我国东汉末年医药学家华佗研制发明的。 当时正处于三国纷争的战乱时期,发生了许多外伤科疾病,苦于没有麻醉药,手术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华佗常常为此焦虑,经反复揣摩试验,终于得出莨菪子、乌头有麻醉神经的作用,遂以该两味药为主,另配合其它有麻醉、镇痛作用的药物,制成了药粉,并命名为“麻沸散”,让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用酒冲服,果然起到了麻痹神经、消除痛感的作用。
方中的莨菪子,即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药名天仙子。有定痫、止痛的功用,经炮制后服用,立即可以起到麻痹神经、减弱神经传导作用,进而达到止痛目的。乌头即毛茛科植物华乌头或北乌头的块茎。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能,同样有麻痹神经的作用,配合天仙子麻醉镇痛效果俱佳,酒泡可以迅速溶解其有效成分,吸收的时间更快,在适度的剂量下使用也很安全。因此到后来,麻沸散便成了我国外科手术麻醉必备之药物。为外科手术无痛治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麻沸散发明者华佗简介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据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着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着,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着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麻沸散简单介绍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
据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州的考证,麻沸散的组成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也就应手消除。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开刀时,病人自己并不感到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中医外科远在汉代,就曾经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药物等治疗方法达到治愈的效果,而这些痛苦大、损伤重、伤经断络的外科方法就渐渐被更加“文明”和“简便”的内治法取代了。在这种条件下,中医学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其它医学不得不承认它超越的科学性和其理论的精妙深远。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