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6年前饱受质疑的U23新政吗?曾经足协为了让年轻球员快速成长,给中超各队下了硬性指标,结果被钻了空子,出现了替补门将首发踢前锋,U23球员登场15秒被换下等闹剧。虽然后来足协补上了漏洞,但这一新政还是持续了6年之久。终于,在2023赛季,U23政策被废除了。然而,足协却公布了一项更具争议的政策,引发了业内人士的一片质疑。
在近日的会议上,足协公布了2023赛季三级联赛的一些新政和要求,据媒体人透露,新政一经公布,现场人士就感觉到槽点无数。比如限制高年龄球员再就业、递补原则的变更,足协更是在现场催交2022年的高额赛区费。当然,也有利好,那就是恢复主客场。其中有一条争议最大的新政,和中超中甲无关,而是和中乙有关,那就是规定中乙每队不得多于5名31岁及以上的国内球员。这对于92年以前出生的球员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
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联赛就应该是金字塔结构。当打之年有能力的球员踢顶级联赛,而次级联赛和三级联赛是留给年轻球员成长,同时也给那些过了职业生涯巅峰的老将一个退路,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帮助到年轻球员。像英格兰的四五级联赛,偶尔还能看到前英超名将。但总体来说,同等实力下,俱乐部会优先考虑年轻球员,毕竟他们更有潜力,而且还便宜。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乙的年轻球员若还是需要老将让位才能出场的话,那这样的年轻球员又有多大的价值呢?换句话说,签谁不签谁,签多大年龄的,应该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足协强制规定的。毫无疑问,限制31岁以上的球员再就业,和之前的U23政策相比,还是换汤不换药,就是足协用行政手段干预足球市场,目的还是培养年轻球员。那么问题来了,6年的U23政策,培养了几个能在国足挑大梁的年轻球员呢?
对于足协的这个新政,前国脚刘越更是毫不留情地发文炮轰足协道:
简直属于扯蛋到新高度,谁还会选择高淘汰率,看不到未来的足球项目,谁还会兢兢业业,健康自律的保持身体状态争取多踢几年,谁还会……这是谁定出来的“妙计”?31岁可以是很好的足球年龄,在越来越多球员积极延长运动寿命的大潮流下,这规定很不好,再多理由也不能这么做。
好在,这件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在2月9日中足联筹备组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中,中乙每队不得多于5名31岁及以上国内球员这项新政,处于待定状态。或许这些天,中国足协也听到了业内人士和球迷们的反对声音,打算重新权衡一下利弊。事实上,过去十几年,足协太多的决定都违背了足球的发展规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足球的倒退。如果足协吸取经验,无为而治会不会更好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