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上元元年,唐肃宗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燕王国昌国君乐毅”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吴起、白起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乐毅。
战国史上的大将乐毅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征伐,今日楚强,明日赵弱,其翻覆之势,可谓波谲云诡。王侯将相既然无种,何妨都去试试。于是,谋士谋臣接踵而至,名相名将层出不穷。乐毅本系中山人,不幸国小民寡,被赵所灭,后又去赵适魏,在代魏使燕的过程中,被燕昭王奉为上宾,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尽忠者可言“忠臣不事二主”,跳槽者则云“良禽择木而栖”。乐毅早年的频繁跳槽,正是后者。事实上,作为中山人的乐毅,在亡国后已无了家国之念,所以无论是齐,或燕,或楚,或秦,于他而言,不过浮云。重要的是有一个平台,让他发挥。
拜将伐齐成就功名
燕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地处燕国以南的齐国很强大,先趁燕国内乱打败了燕,又败楚于重丘,败魏、赵于观津,助赵灭中山、破宋,将领地拓宽了千余里。燕虽偏小,燕昭王的仇怨却不可遏止。燕赵多壮士,但燕人似乎特别记仇。昭王如此,后来的太子丹亦如此。于是乎,乐毅献上了“举天下而伐之”的方略,即联合楚、魏、赵、韩诸国,组成“五国联军”,共同伐齐。战争的兴起往往与个体的私怨极为相似。这就好像几个经常受欺负的孩子联合起来,将那个欺负他们的人教训一番。而正是此次征伐,奠定了乐毅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地位。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领全国兵马,赵惠王也以相印相授,于是,乐大将军率领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地杀奔齐国。自春秋以来,齐国占据着山东的富庶,一直是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出现。无论是“五霸”,还是“七雄”,以齐之强,进可问鼎中原,退可雄据一方,可谓得天独厚。而这场战争,却将齐国打得毫无脾气。
在乐毅的率领下,五国联军先是败齐于济水之西,随后长驱直入,攻陷齐都临淄,半年之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使燕国声望一时无二。这是乐毅一生中最为人称道的功绩,若无此役,乐毅可能终其一生,为一上卿,于朝堂上清谈而已。甚至有人认为,乐毅志不在灭齐,而在于匡扶天下,一统中原。三国时夏侯玄在《乐毅论》中就评论说:“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乐毅之所以为乐毅,不独以其武功而名,在文治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在拔下七十余座城池后,齐国只剩下聊城、莒城、即墨负隅顽抗。此时乐毅改变策略,不再一味强攻,而是一方面守而不攻,消磨意志;一方面施仁政以安百姓。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一旦心服,则齐国不攻自破。
审时度势全身而退
在乐毅伐齐的第五年里,燕昭王死,其子燕惠王即位。此时仍坚持抵抗的齐国城市就只有莒城和即墨了。中国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极为微妙。臣子功大,则忧其功高盖主;臣子无功,又厌其诸事无能,遇到一位贤明的君主,能臣干吏都有修齐治平的愿望,可惜君王之心莫测,君王之术也不能一以贯之。中庸一道之所以能在中国风行,与此有莫大干系。在燕惠王执政后不久,乐毅就被齐人使离间计夺去兵权,此后燕齐交战,燕军被驱逐出境,齐国还于旧都,伐齐大计,至此功亏一篑。乐毅毕竟是聪明人,知道燕惠王容他不下,遂辞燕去赵,受到赵国的礼遇。在乐毅的跳槽生涯中,这是他最后一次的辗转。不过他的辉煌也随着这最后的一跳而归于沉寂,自此之后,除了一篇《报燕惠王书》外,无论文治武功,他再无建树。然而,由于善于审时度势,他却藉此颐养天年,在赵国得以善终。
历史上不乏乐毅这样的帅才,但能像他一样奔走于诸侯之间,立下旷世奇功,而后又能得以善终的人却屈指可数。春秋战国时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在名相大臣纷纷如过江之鲫的几百年里,奇才狂狷之士绵绵不绝,而独独“管乐”以文、以武成了这个时代的代表,却并非偶然。乐毅自负雄才,胸中有万马奔腾,故能在纷纷烟云中看清事情真相,可见,有才华之人也需保持清醒;遇胜不骄,遇厄不怨,当断则断,自求保全,要想在逆境中全身而退,亦需要一份果敢和魄力。乐毅在《报燕惠王书》里说:“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所言即此。历史上怀有此心的人很多,但做到此事的人很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连诸葛武侯亦以乐毅自况了。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