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18张床位上都躺着病人。他们大多很安静,但屋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呼吸机等仪器始终发出“滴滴”的声音,医护人员经常在小跑,轻声地说:“快点!”“快点!”
随着上海度过本轮疫情感染高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诊量和120的出车数量已大幅下降。不过,重症救治仍在坚持不懈,通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已有多位重症病人转危为安,转入了普通病房。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虹口区唯一新冠定点收治医院。急诊医学科医护共108名,40周岁以下占总80%,管理骨干绝大部分是80后。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作为战“疫”的前哨点和主战场,始终奋战在最前线,是一支“扛得起,冲得上”的“特种兵”。
只因“病人离不开我们”
“姥姥,我们要一起回家过年哦,你的压岁钱准备好了吗?”通过急诊监护室舒勤琴护士长的手机视频,92岁王阿婆的外孙张先生正在对她说话。
听到外孙的声音,阿婆睁开了眼睛,虽然没能说话,但显然听懂了,脸上的表情很舒缓。舒勤琴一边抚摸着阿婆的头发,一边安抚着张先生:“你看,姥姥明白了呢……”
王阿婆是1月2日入院的。当时,高龄的她被诊断为新冠重症肺炎,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很大。但经过两周多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老人不仅脱离了呼吸机,全身的压疮也长好了,出院已是指日可待。
这些天来,王阿婆的外孙始终守候在重症监护室外,每天晚上进来对老人进行20分钟唤醒。开始老人没有意识,到了第四天,听到外孙的声音,她开始流泪了,之后便逐渐清醒过来。
张先生告诉记者,外婆从小把他带大,他对外婆的感情非常深。尽管妻子刚刚生产不久,他还是坚持过来陪护老人。“我们看着老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特别不容易。我也特别感谢急诊科的李岩主任和舒勤琴护士长,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不可能有老人的好转。”
正因为此,守在医院的张先生也成了义务宣传员。他总是对刚入院的病人家属说:“一定要信任医生和护士,好好配合,这样病人才有好转的希望。”
病人的信任,源于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精湛的专业技术,以及对病人耐心细致的态度。
此前新冠感染高峰期来临时,就诊人数突然“井喷”,急诊的人力和空间都到达了极限。四院急诊医学科医护轻伤不下火线,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返岗率达到了95%。2023年元旦第一天,所有医护人员全体“阳康”返岗。彼此见面,咳嗽几声就是特殊的新年问候。
与热火朝天的工作相对的,是桌上那一份份早已放凉了的饭菜。急诊的工作环境是复杂且有风险的,为此医护们往往一上岗就滴水不沾,一个班头工作下来都是“不吃不喝”,直到交班时紧绷的身心才能些许放松。科主任李岩,自12月中旬起就住在医院,感染新冠后一天没有休息过,出现突发性耳聋后,吃了药继续工作。舒勤琴给自己打了针、头上贴了冰宝贴,就继续忙碌。
这个春节,李岩还将带领团队天天坚守岗位,急诊医护人员及其他科室支持的人员均不减少。记者问及家人,他沉默片刻说:“只能继续亏欠他们了,因为春节期间门诊停诊,急诊正常开放,病人真的离不开我们。”
依然“时刻准备着”
1月4日,随着一阵尖锐的鸣笛声,一辆120快速驶入第四人民医院急诊,有着几十年急诊救治经验的李岩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了判断:心梗后心跳呼吸骤停。在家属迫切的救治愿望下,决定为患者实施ECMO体外循环支持。
这个决定对急诊医护无疑是难题,但是对患者来说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没有过多的犹豫踌躇,李岩、舒勤琴迅速带领团队,为患者在10分钟内实施ECMO床旁置管术,面屏下蒸腾的雾气挡不住与死神拉锯的信念。终于,手术顺利完成。
当病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30分钟后,即带着ECMO做了心脏支架手术。7天后,病人心肺功能恢复,ECMO撤机。1月18日,病人已转入康复医院。
正是李岩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的决策能力,带领整个急诊医护为一位位患者架起疫情下的“生死桥梁”。
据介绍,自2020年9月建科以来,四院急诊医护团队开展了多项特色技术,组建了四院首支急诊EMCO医护团队、院首支呼吸治疗师团队。在ECMO治疗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开创了以“FAST”为核心的护理方案,团队能在5分钟内高效地完成管路预充。
急诊PICC穿刺团队,可24小时全程无预约进行穿刺,是四院急诊的一大服务亮点,也成为护士亚专业发展的方向。超声引导下置鼻空肠管技术是急诊监护室又一技术亮点,结合重症营养治疗,成为急诊重症医学科医疗特色。
李岩表示:“尽管新冠感染高峰期已过,但为此积累的大量有效治疗手段和经验,将为急诊医学科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我们急诊人来说,依然是‘时刻准备着’。”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