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关于科兴感染效率的数据图,图中表示,根据香港第五轮疫情的最新数据,科兴预防奥密克戎的有效率较低,即使是已接种第三针,在接种后14日,防感染的有效率仅为36%,而6个月后,仅剩8%。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这并非真实统计数据
通过溯源我们发现,这张图最早见于今年2月,香港调查性新闻通讯社《传真社》所报道的一项香港大学疫情发展模拟模型,数据内容为模型推算结果,并非香港社会的真实统计数据。
2月10日,港大公共卫生学院发布了第五波疫情发展模拟模型【1】,其中通过不同医学研究的数据,推算了各疫苗组合于不同时期的有效率。研究估计,接种第三针科兴疫苗第14天的预防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感染有效率为36%,6个月后跌至8%。
那么,真实情况如何呢?
根据香港12月23日公布的疫情数据,在第五轮疫情中(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21日),香港累计感染232万人,超过704万人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有62.7万人已接种第四剂疫苗。
以粗略的计算来看,接种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在感染占比上无较大差异。
以接种第四针后的感染占比为例,接种灭活疫苗的平均感染占比为11.97%,而接种mRNA疫苗的感染占比为8.99%,两者相差2.97%。这一差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在80岁以上群体中,两者的感染占比仅相差0.93%。
并且,随着接种疫苗剂数的增加,预防感染的有效性有所增加。
二、防感染灭活效果略低于mRNA疫苗
尽管实际感染率上两者无较大差异,但从预防感染的角度来看,灭活疫苗防感染的有效性的确低于mRNA疫苗。
根据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今年11月发表的论文【2】,该研究通过对香港5310名受试者的血清调查,来分析复必泰和科兴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同样接种了三剂疫苗,在接种后的7天后,灭活疫苗的有效性(31%)略低于mRNA疫苗(47%)。
两者的有效性都随时间推移而递减,皆为短期有效预防新冠。
但相较之下,灭活疫苗有效性周期较短。
mRNA疫苗抗体在血液中保留有效浓度的时间较长,经过104天后有效性衰退一半。而灭活疫苗的半衰退周期为40天左右。
有效性的强弱或与疫苗所采用的技术有关。
mRNA疫苗含有病毒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其工作原理是向宿主细胞发送指令以复制刺突蛋白,使免疫机制能够及时产生抗体,应对病毒。而灭活疫苗是通过注射完整的、被杀死的病毒副本,使其无法复制而不引发疾病。
两者使用的技术不同,因此产生的有效性也有所差异。
三、防重症及死亡效果灭活疫苗同样显著
尽管在防感染有效性上有所不足,但在预防重症与死亡上,灭活疫苗的效果与mRNA疫苗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今年11月发表的论文【3】,尽管灭活疫苗所引导的抗体反应不如mRNA疫苗,但灭活疫苗能够引发针对病毒上不同蛋白质的广泛免疫反应,对于对抗重症感染更有效。
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疫苗,灭活疫苗更易产生针对病毒蛋白的T细胞反应。灭活疫苗会刺激名为CD4 T的细胞,当它识别病毒抗原时,会释放成为细胞因子的化学物质,以帮助激活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
负责该项目的安东尼奥·贝尔托莱蒂教授表示,由于奥密克戎免疫逃逸能力较强,相较于抗体,T细胞在改善疾病方面更有效。
从实际数据来看,在香港本轮疫情中,总个案死亡率(或者统称总病死率)为0.71%,未接种疫苗者感染新冠病毒而病死的机率是2.87%。接种一针科兴疫苗的病死率为1.25%、两针为0.31%,三针则为0.04%。
换言之,不接种疫苗的人群比打三针科兴疫苗的病死率高出71.8倍。
而根据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今年7月发表的论文【4】,在接种3针后,灭活疫苗对于预防重症、死亡的有效率都超过95%。
从平均值来看,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无异。在预防重症上,灭活疫苗的有效率为97.23%,仅比mRNA疫苗低了1.18%;而在预防新冠死亡上,两者有效率皆达到98%,差距仅有0.45%。
甚至在部分年龄段上,灭活疫苗的有效率优于mRNA疫苗。例如,在针对80岁以上人群而言,在灭活疫苗在预防重症与死亡的有效率上都高于mRNA疫苗。
而根据智利卫生部今年2月发表的论文【5】,灭活疫苗对于预防儿童、青少年的重症同样有效。
研究发现,对于6至16岁的儿童、青少年而言,两针灭活疫苗的防住院有效率为91%,置信区间在87.8%至93.4%;而防重症(即住ICU)有效率为93.8%,置信区间在87.8%至93.4%。
整体而言,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加强针接种可以对新冠病毒的感染提供实质性保护,包括轻微和无症状病例。
尽管目前我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但“保健康、防重症”依旧是防疫重心,而继续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群体疫苗接种依旧十分必要。
相关论文:
【1】港大醫學院簡報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發展模擬模型
【2】Lau, J. J., Cheng, S. M., Leung, K., Lee, C. K., Hachim, A., Tsang, L. C., ... & Wu, J. T. (2022). Population-based sero-epidemiological estimates of real-world vaccine effectiveness against Omicron infection in an infection-naive population, Hong Kong, January to July 2022. medRxiv.
【3】Lim, J. M. E., Hang, S. K., Hariharaputran, S., Chia, A., Tan, N., Lee, E. S., ... & Tan, A. T. (2022). A compar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ARS-CoV-2-specific T cells induced by mRNA or inactive virus COVID-19 vaccines. Cell Reports Medicine, 3(11), 100793.
【4】McMenamin, M. E., Nealon, J., & Lin, Y. (2022). Vaccine effectiveness of one, two, and three doses of BNT162b2 and CoronaVac against COVID-19 in Hong Kong: a population-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vol 22, pg P1435, 2022).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2(9), E239-E239.
【5】Jara, Alejandro,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n Inactivated SARS-CoV-2 Vaccin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Large-Scale Observational Study."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