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林昭
北大才女林昭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在当时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其实林昭这个人非常的聪明,在1964年的时候是以江苏最高分考入北大新闻系的。因为参与了北大《红楼》诗刊的编委,充分展现了她的才华,所以才有了北大才女林昭的说法。
林昭是在1949年考入苏南新闻专科学校的,在她毕业后还跟随苏南农村工作团参加关于苏南农村的土地改革,这个人充满了革命的激情。由于天资聪明,又勤奋学习,遂在1954年以江苏最高的分数考入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可能是因为林昭勤奋的学习,又常常会思索,所以受到了游国恩教授的赞赏,还建议林昭去文学专业,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林昭没有采纳她的建议。之后林昭同另外北大的一位才女张玲做了校刊的编辑,负责学校副刊《未名湖》。
进入学校一年后,林昭就加入了北大诗社,林昭就成了《北大诗刊》的编辑。在1956年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北大诗刊》被停办,林昭有成了综合性学生文艺刊物《红楼》的编委会的成员之一,还被人称为是“红楼里的林姑娘”。在1957年,张元勋等人贴出了大字报《是时候了!》之后北大的大字报越来越多,学生们也都在互相辩论,但是有人认为大字报中的右倾言论是反革命的煽动。因为林昭在辩论中公开反对了上纲上线的批评。同年秋天,张元勋和林昭等人就被打为右派分子。林昭受不了这打击想吞服大量的安眠药自杀,但是被及时抢救回来,不想反而更加被认定是她在对抗组织,由于态度恶劣被加重处分。
林昭血书
林昭血书大多是在监狱中写的,还有一篇是在1965年5月31日的时候,它被宣判有期徒刑二十年。林昭就写了血书《判决后的黎明》。林昭每次和家人来信,都会向他们要白被单,起初她的母亲和妹妹并不知道白被单是拿去干嘛的,知道后来才知道,拿去的被单是被林昭撕成条后用来写血书的。
自古以来,监狱就不是什么好地方。像是古代,狱卒欺压犯人的事情就是屡见不鲜的,而且环境又比较差。林昭在监狱中,是没有纸和笔的,于是林昭就以血为墨,以白被单为纸,在白被单上写作,据统计说这白被单上有二十万字之多。可能因为林昭这个人拒绝服从,所以狱卒对林昭的态度也是比较的恶劣,受到了狱卒比较严重的虐待。但是林昭对施虐的狱卒,除了大骂之外,最多就是写血书了。记得林昭的血书中就有一篇《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用来抒发自己胸中的怒火。
在林昭血书中写到,她在监狱中的生活其实就是一场制服与反制服的斗争,狱警们有警告林昭,说他们不信制服不了林昭这个黄毛丫头,而林昭就在日记中就写到了说:原来狱警们还有一条要制服黄毛丫头的条例。像是镣铐,狱警们就对林昭玩出了许多的花招,衣服反铐,两副反铐。每天都有新的不同的花样。更加残忍的事,在林昭胃病发作或者出现生理特殊情况的时候,也不会为林昭减轻过惩罚——摘去一副镣铐,更别说是帮林昭解除镣铐了。
林昭墓
林昭的墓在苏州的灵岩山。这个墓地据说是林昭的妹妹彭令范选的。在当时林昭的母亲被平反,所以补发了被蒙冤期间的工资,据彭令范说她母亲的工资中有她的一半,所以在1982年的时候,彭令范就在苏州灵岩山安息公墓为父母和姐姐林昭买了三穴墓地。
林昭墓和林昭父母的墓都是彭令范在打理,但是在2008年墓地大修后,传出谣言说林昭修理墓地的费用只有这一次是彭令范出的。更有甚者直接说,国家要征用土地,林昭墓要迁移。彭令范就放言说:只要她还活着,林昭墓若干年内就不会被征用。
不过据说在苏州灵岩山上安息公墓内的林昭墓,其实是一座空冢,或者说是一座衣冠冢吧,因为在林昭的墓中只放了一件林昭穿过的旧衣服,还有她的一缕头发,一张照片罢了。当时并没有找到林昭的尸体。直到2004年的时候,当时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和北京大学的部分师生集资立碑,并有林昭的妹妹彭令范主持,将林昭的骨灰重新葬入墓中。据说林昭的骨灰是从一各私下保存了三十六年的上海女士手中获得的,不过具体资料不可靠。
苏州的灵岩山是苏州西郊非常有名的风景名胜,在灵岩山的山顶还有灵岩山寺。灵岩山顶的花园据说还有一个方形的花池,叫做浣花池。而玩月池边上的假山上还有一座长寿亭,据说是西施梳妆台的遗址。这些亭台石墙,相传是春秋时期的遗迹。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