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是12点,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古代自唐以后将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两个部分,午时三刻即午正三刻(非午初三刻)但是这种午正三刻并非是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最接近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初三刻。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说文》:“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时三刻约当日11点45分。北京午时三刻时西安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正当空,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此时,正是大气、地表、云层等接收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大幅上升的时候。
一天中上午、中午、下午各是几点到几点?
上午——早上八点到十二点。
中午——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左右,为一天的正中。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
下午——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
傍晚——18:00-20:00。靠近晚上的时候。日落不见而天色未黑,天色先黄后暗,所以亦称“黄昏”。指日落左右的时间,即日光至晚上的过渡时刻。
十二小时制是一个时间规则把一日二十四小时分为两个时段,分为上午和下午。
每个时段由十二个小时构成,以数字12、1、2、3、4、5、6、7、8、9、10、11依次内序表示。上午时段由午夜至中午,而下午时段由中午至午夜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