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网

杨志卖刀的故事介绍,杨志卖刀时将谁杀了?

杨志卖刀的故事

杨志是有名的。因为脸上有块青色的胎记,就有绰号“青面兽”。他从小学武艺,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军官。当时的徽宗皇帝要用南方的奇花异石堆起一座万岁山,殿帅府就派十个军官去太湖边押运石头。其他九个军官都顺顺当当地回来了,偏偏杨志在过黄河时遇到风浪翻了船。杨志空手回来,太尉高俅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把杨志赶出了殿帅府。杨志闷闷不乐,回到住的客店想到:“王伦劝我,也见得是。只是我清白姓字,不肯把父母的遗体玷污了。本来指望凭一身本事,到边关上一枪一刀,也取得功名,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没有想到落得这样的下场!高太尉,你太歹毒了,怎么能这么刻薄!”杨志心中烦恼,在客店又住了几天,盘缠都用光了。杨志想到别处再找机会,但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他不好意思吆喝,就在刀鞘上插了个草标儿,别人就知道这刀是要卖的了。他在桥上站了一会儿,忽然行人纷纷躲开,来了一个叫牛二的流氓,这家伙一贯惹是生非,大家都怕他。那牛二走上前来,抽出杨志的刀,"你这刀卖多少钱?"杨志说:"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撇撇嘴,"这把破刀有什么好,卖得这么贵?"杨志便介绍道:"有三件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

杨志卖刀

 

牛二就跑到桥下铺子里拿来二十个铜钱,在桥栏干上叠成一摞,对杨志拍胸脯说:"你要是能一刀剁开铜钱,我就给你三千贯!"杨志说:"这有什么。"他卷起袖子,瞄得准准,一刀便将二十个铜钱剁成两半。旁观的众人齐声喝彩。

牛二对众人吼道:"你们起什么哄?"又问杨志:"你说,第二件好处是什么?""第二件叫'吹毛得过',拿几根头发朝刀口上一吹,立刻断成两截。""我不信!"牛二就在自己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给杨志,"你吹给我看!"杨志接过头发,朝刀口上用力一吹,那些头发真的一分为二飘过了刀口。众人又喝彩,这时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了。

牛二又问第三件好处。杨志说:"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怎么个'杀人不见血'?"

"把人一刀砍了,刀上却没有血迹,因为刀太快了。"牛二说:"我不信,你去砍一个人我看看。"杨志说:"平白无故谁敢杀人?你不信,找条狗来我杀给你看。"牛二说:"你说的是'杀人不见血',没说'杀狗不见血'!"杨志不耐烦了,"你不想买就拉倒,胡搅蛮缠干什么?"牛二一把揪住杨志,"我偏要买你这把刀!""你要买,拿钱来呀。""我没钱!""没钱你干吗揪住我?"牛二耍无赖了,"我就要你这把刀!""我不给你!"

杨志挣开身子,顺手一推,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起来,嘴里说着,"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呀。"一边就来硬夺杨志手里的刀。杨志气极了,牛二却又拳打脚踢。杨志便对众人叫道:"大家都看见的,我杨志没办法才在这里卖刀,这流氓不讲道理要抢我的刀,还打我!"牛二说:"打死你又怎么样?"说着又是一拳。打得杨志"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只见寒光一闪,流氓牛二倒在杨家的祖传宝刀下------刀刃上果然滴血不沾。

杨志真是条好汉,闯了祸也不逃走,他对围观的众人说:"我杀了人,你们陪我去自首吧。"于是众人跟杨志来到开封府,帮着杨志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官府上下都佩服杨志,也庆幸东京街上从此少了一害,所以没要杨志偿命,从轻发配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同样是充军,杨志就比林冲舒服一些了。平日受牛二祸害的街坊们都凑了银钱给杨志做盘缠,公差张龙和赵虎也很通情达理,大名府也没沧州那么远,没几天就到了。

大名府的地方官梁中书,乃是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这天,两个公差把杨志带到留守司厅前,送上开封府的公文。梁中书一看犯人:咦,这人眼熟!梁中书在东京时认识杨志的。问清楚杨志的案情,梁中书立刻命令开枷,就把杨志留在身边使用了。没过多久,梁中书在东郭门外操练本城兵马,故意让杨志和军官们比武。杨志先是打败了副牌军周谨,便替代了周谨的职务。绰号叫"急先锋"的索超不服,"他要是赢了我,我这个正牌军让他来当!"索超和杨志各显本领,斗了五十多个回合还分不出胜负,梁中书大喜,将两人都提升为管军提辖使。

杨志卖刀羞了谁

明代文坛“前七子”中的王廷相,嘉靖十二年曾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有一次,他给属下讲了个故事,说某日上朝遇雨,有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择地而行”,后来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总结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个中道理并不新鲜,东坡先生早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的警示;但是,现实生活中为人为官又怎能永不犯错?因此啊,我个人以为,偶尔失足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重复失足,尚可有始有终。《水浒传》第12回叙述的“杨志卖刀”,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世上从来就不缺泼皮牛二之类的货色,但以青面兽杨志的背景、出身与原先的差遣,牛二再无赖,跟杨志也发生不了关联。

杨志卖刀

 

对杨志自诩的“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我们不能太当真,相隔一百多年,才三代,搞什么鬼!说是杨老令公的N代孙,还差不多。这一背景无论真假,都不会影响杨志跻身显宦世家圈子,比如他跟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是旧相识,跟同在殿前司当差的林冲却是不打不相识。这是封建血统论所决定的,没必要诟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说起来杨志还是蛮争气,打小立志真刀真枪为国效命,没有坐等祖父辈荫庇,而是靠自己的真功夫拼了个武举出身,分配到高俅麾下做制使。客观的说,枢密院在分配工作时对他有所照顾。从后来“校场比武”官员序列来看,制使位在团练使与统领使之间,相当于如今的营级干部。如果不是因为某种背景,一般武举恐怕只能从副牌军干起,还未必能分到这么好的单位。

杨志的起点也还将就,脑子似乎要比林冲活络些,官场中的猫腻,他不陌生,当然也没有刻意的将《爱莲说》挂嘴边,该送钱的时候他也送,如果好好干,再加上朝野亲朋故旧的举荐与提携,前途必定未可限量也,混个州府级别的军区司令,只怕小菜一碟。遗憾的是,一次偶然的事故,一次不应该发生的“失足”,完全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小说写道:“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得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

所谓“万岁山”,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园林“艮岳”,取天下瑰奇特异之灵石,移南方艳美珍奇之花木,设雕阑曲槛,葺亭台楼阁,日积月累,历十数年时间而成。具体由六贼之一的朱勔坐镇苏州经办,又称“花石纲”,江南百姓不堪其苦,终于爆发了方腊大起义。

那么杨志失陷了花石纲,该不该潜逃呢?

我个人以为起码不明智。一,非故意渎职,不可能死罪,避的什么难?二,自我放逐,不敢面对,有懦夫之嫌疑;三,“首告”是当时的制度要求和从轻情节,朝廷鼓励失足官员投案自首;四,潜逃有违忠孝伦理。

哈宋的人常常感叹宋朝的幸福指数,有些无上限,不过某些特例还真的可以以幸福论。吃喝玩乐就不说了,单说刑狱方面,宋代代表性刑罚为杖刑、刺面、配役的三合一,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般不会采用死刑。符合年龄条件身强力壮的罪犯,大多充劳役或兵役,小说里的武松、林冲、杨志等人都有类似经历,充的是兵役。也就是说,杨志如果“首告”,大不了也是充军,和他当初“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的志向并不冲突,逃什么嘛?《说苑》云:“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为官者怎能讳报、隐瞒或擅自撂挑子呢?成绩不说跑不了,错误不说不得了。

朝廷搞大赦,杨志恢复了清白之身,又想官复原职了。窃以为这是他的第二次犯错!人,为什么非得做官?三教九流,各有分工,有人负责星辰大海,有人负责守护家园,都一样有价值嘛,何苦挤独木桥?杨志不穷,钱物以担计,做个“富家翁”不是更自在?如果还想效命朝廷,那就编练地方武装,又不是没先例,祝家庄就是例子。宋代地主豪强的私人武装在保家卫国、抵抗侵略方面发挥的作用,金人、蒙古人都曾领教过。

从权术操作方面来讲,他也存在缺陷。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打点枢密院是必要的程序,因为枢密院掌握着武臣的铨选,没有它的关防文书,就没有下一步,但是杨志似乎遗忘了主管上司的磨勘权。什么叫磨勘?其实就是审查,就是研究研究。

宋神宗之后,三班院和审官西院都取缔了,对官员的审查与任用,除专职有司外,单位一把手也有了相当的权力,特别在军队,一把手想任用提拔某人,让军政司行个文就妥了。后来梁中书抬举杨志,走的就是这个程序。

杨志的主管上司是谁?高俅啊。高俅是个怎样的官员?为官清正那是不可能的,作事廉明更是笑话,恻隐之心、仁慈之念啥的,一概没有。常识告诉我们,这样的上司如果不打点打点,你什么事儿也休想办成。

果不其然,杨志拿着枢密院的文书去见高俅,“那高俅把从前历事文书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到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司府来。”

表面看,高俅的义正词严,挺高大上的,谁让你畏罪潜逃了?对不对?他跟杨志没什么交情,枢密院的推荐文书遂成废纸。如果杨志有所“孝敬”的话,很会做官的高俅也就不会“秉公执法”了,譬如枢密院的面子不能不给,名将之后要照顾等等,理由会有一大堆,杨志复职,也就小事一桩了。

我至今未明白的是,既然“盘缠都使尽了”,杨志为何不将家传宝刀献给高俅?历史上有“孟德献刀”的典故,他为何不效法?

宝刀的价值,不需要介绍了吧,林冲买的宝刀,值二千贯,实花一千贯,杨志的宝刀,大概也值这个数,“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绝对巨款了。高俅虽然没啥本事,但一直担任显要武职,即便充门面,也是需要几把宝刀的。所谓“鲜花送美女,宝剑赠烈士”,杨志若以宝刀相赠,高俅焉不笑纳?

以此来看,杨志卖刀,是其第三个错误!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行贿以及变相行贿都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罔顾历史之局限。退一步说,谋到职位,也才能踏踏实实干事,只要以后不同流合污,心怀敬畏,守纪律讲规矩,干干净净做人,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智慧。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历史趣事 » 2020-07-10 21:58:17

猜你喜欢


双枪将董平简介-董平的最终结局是怎么死的?

双枪将董平简介姓名:董平别名:双枪将、董一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朝人物出处:《水浒传》出生地:河东上党郡上山前职业:东平府兵马都监梁山职位:马军五虎将兵器:绿沉双枪对应星位:天立星梁山座次:15...

秦惠文王活了多久(四十六岁)-秦惠文王叫什么

秦惠文王活了多久秦惠文王享年四十六岁,病逝于王位之上。相关史料表明,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为了壮大秦国实力,整天操劳政事,身体状况越发堪忧,加上战事过多,秦惠文王身体日益支撑不住,心力交瘁而身亡。后人...

郭嘉死亡背后的真相-郭嘉怎么死的?

郭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鬼才,他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人,他在年少的时候就预言东汉末年天下一定会大乱,后来他在20岁时隐居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在21岁时郭嘉去见袁绍得到了袁绍的认可,并做了袁绍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