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民间说,待风筝飞高时剪断线,任凭风筝飘走,寓意着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带走。那么清明节气为什么要放风筝?风筝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清明节气为什么要放风筝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在享受春日里的喜悦的同时,还能强健体魄。民间说,待风筝飞高时剪断线,任凭风筝飘走,寓意着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带走。对于每天看电脑、刷手机、久坐的上班族,放风筝也是一种健身方式,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改善视力,放松身心。
风筝,古时称“风鸢”“鹞子”,初时为木质所造,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原来,古代的童年生活也是如此快活呀!当然,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还可以放走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放风筝时,会将自己的病症写在纸鸢上,等风筝飞高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也就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了。这种习俗,在民间又叫“放断鹞”。图3为天博藏“倪田 牛背风鸢图”。
明清时期,天津与北京、山东潍坊、江苏南通被称为风筝四大产地,天津的风筝作坊和风筝艺人数不胜数,而“风筝魏”要属最出名的一个。魏元泰先后研制了平拍式、立体式、串式和整体式、组合式风筝,还创造了折叠风筝,研制风筝二百余种。形成了“风筝魏”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特点。1914年,魏氏风筝被送到在美国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地区万国博览会参展,获金牌奖章和奖状。图4—6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仿佛是春的使者。在它斑斓的身姿上,在它沙沙作响的风轮声中,春天已在天空中荡漾开来。这个春日,虽不能远行,但趁东风正好,放一只纸鸢,寄托我们的思念之情。愿今朝风清日朗,明日繁花似锦。
风筝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1、初放起时,要根据风筝飞升情况,放一段线,停一停,并把风筝线轻轻一拉一松地帮助风筝增加向上的冲力,直达百米以上的高度。
2、放飞时如风力太小,不能将风筝放起来,或地面风小空中风力较大时,需要跑动放飞。在风筝放出以后,拉着风筝快速地迎风奔跑一段距离,使风筝在地面风阶段能获得足够的升力而飞入天空。
在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所以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