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将领岳飞的一生与抗金斗争紧密相联。尤其是在绍兴十年(1140年)的(今河南郎城)大战中,一举打垮金兀术(宗弼)的主力骑兵“拐子马”,将其一生功业推向了辉煌的顶点。
拐子马是支怎样的部队?
据岳飞之孙岳珂编写的《鄂王行实编年》记述当时大战战况时称:
“拐子马”又叫铁浮屠,金人皆重铠,贯以韦索(皮绳)三人相联。一马偾,二马皆不能行,坐而符毙。”
岳飞在战斗中发现这种军队的弱点之后,命令步兵,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破马足,拐子马相联,使之一马仆,二马不能行,逐大破金兵。
从此,“拐子马”的形象由岳珂首次解释定型,继之为官家史者沿袭,最后成为传统定论。这种“定论”在800年中,由于官家史书反复记载叙述;小说《岳飞传》详细描述,甚至《水浒传》中描述金枪将徐宁大破呼延灼连环拐子马队也采用这种“定论。故而使之流传极广。
长期以来,也有许多人对以上“定论”持不同的看法。
早在北宋仁宗年间,曾公亮等人编纂的《武经总要》中记述:
“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也。本朝西,北面行营,拐子阵并选精骑。”
南宋人记述140年六月顺昌战役(在郎城大战前几个月)时说:
“金人以铁骑为左右翼,号‘拐子马’,皆以女真充之。”
还记述:
“兀术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三人为伍……”
由此可知,“拐子马”中“马”指的是骑兵;“拐子”指的左右网拐角或左右两翼,即骑兵所处的位置,与士兵和马的本身没有关系。
清朝乾隆帝在《御批通鉴辑览》中曾明确提出疑问:
“北人使马,惟以控从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筱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论兀术战阵素娴,必知得进则进,得退则退,岂肯羁绊己马?受制于人?”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拐子马”是宋朝制定的一种阵式,即“拐于阵”,其中“拐子马”则专指布列于“拐子阵”左右两翼的骑兵部队。“铁浮屠”则专指金兀术的侍卫亲兵,由于他们重铠金装,如同铁塔一般的威严。这样的解释不是显得更合理,更加贴切实际吗?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