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起于秦末的农民起义,先后有萧何、张良以及韩信的投靠,实力逐渐壮大,最终在各大诸侯中异军突起,从出川之战到统一天下,他仅仅用了四年,就消灭了当时各地的诸侯,标准的以一敌众,先后有秦、赵等国被剿灭,在垓下一战打败项羽,获取了天下,有了四百年正统汉朝。
其实刘邦从起义到汉王,期间虽手底下有大将樊哙、卢绾、夏侯婴、周勃等人,可始终没有个大将军,萧何善于管理后勤,张良策略出名,可却没有实战和领导军队的才能,所以虽然实力不断的壮大,并且先攻入咸阳,可面对当世诸侯却没有统一的能力。
一切的改变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将台拜其为大将军而展开的。韩信利用自己丰富多变的军事才能,虽兵少将寡,可在平定各诸侯国的时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刘邦在和项羽的交战中一败再败,却始终能不挫其锐全仰仗韩信的功劳。直到韩信情理了各诸侯国,单独面对项羽的时候,两路夹击,利用四面楚歌的计策,将霸王逼到乌江自刎。
韩信在刘邦统一天下中居功甚伟,爵位一升再升,成为异姓王之中的一字王·齐王,而且掌握了天下精锐的兵马,军中还有着只知大将军不知有汉王的说法。刘邦听闻之后渐下杀心,最终以谋反的罪名贬韩信为淮阴侯,之后萧何于吕后合谋,将韩信冤杀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不过令人奇怪的是,韩信在刘邦下旨贬其为淮阴侯的时候,就知道刘邦畏惧他的才能,迟早会有一死,为何没有举兵造反呢?
首先,韩信知兵为最,这个天下皆知,所有的人都知道韩信用兵如神,爱兵如子且律法严苛,所以才会有军中只知大将军而不知皇帝的说法。当时的天下初定,百姓刚刚得到稳定的生活,并对连年的战争感到了厌恶,这个时候起兵造反成功不成功不知道,天下再糟涂炭是免不了的,而且北方的匈奴在这个时候也完成了统一,实力强大,这个时候造反只会给他人做嫁衣。
韩信领军多年,对战争局势分析不会不清楚,所以哪怕自己可能遭到刘邦的暗算,也不会起兵。最主要的是,韩信不认为刘邦会杀他,早在张良隐退的时候,他就这样认为,谋反只是降爵更加深了他的判断。
其次,韩信军事才能无双,被称为兵仙战神,可他不是真的神仙,当年能从川地出征天下,最主要的是蜀中富庶,并有天险,后勤拥有保障,而自己身居齐地却没有了这样的优势,天下初定人心思稳,后勤不稳,他虽然用兵如神,可也不是真正的神仙,在这种先天性的劣势之下,造反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巨大,所以以韩信的聪明,他就算不管天下人的死活,也能考虑到造反的失败占比占据较大。
最后,韩信不造反就是兵仙、战神,西汉著名的大将军、元帅,身份尊贵的异姓王,贵族,可以说可以名留青史;而他一旦起兵造反,就被带上乱臣贼子的帽子,他帮助刘邦夺取天下是为了什么?之后不和张良隐居又是为了什么?说来说去不过是为了名利双收,而一旦举兵造反,成功自然好,可失败之后全都毁了,最主要的是,无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他都不占据优势,摆明了失败的机会大,他怎么可能造反。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