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网

孙策和周瑜的关系,孙策和周瑜什么关系?

孙策和周瑜的关系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

好兄弟加连襟,再加主仆

孙策与周瑜在演义中是除刘、关、张三人组的又一黄金组合。笔者发现,比之刘、关、张三人,孙策与周瑜不仅结昆仲,且二人的一生竟也有惊人的相同之处。

一、演义中写道‘瑜与孙策同年,交情甚密,因结为昆仲。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古人结拜都说不求同年生,只求同年死。虽说二人没做到同年死,但却是同年生。不比刘、关、张三人一样都没做到。

二、孙策为人,美姿颜,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周瑜为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呼为“周郎”,可见二人都是一种品牌的美男子。不像刘、关、张三人长像截然不同。

三、同娶一家之女。孙策娶江东桥玄长女大乔,周瑜娶其次女小乔。这样一来真可算得上是亲上加亲呢

周瑜与孙策

首先,周瑜是个富二代加官二代。按他们那个年代的说法,叫“出身士族”。先把周瑜的祖宗三代扒一遍吧。

周瑜的堂祖父叫周景,堂叔叫周忠,在东汉时,都曾任太尉之职。太尉是个什么官?秦朝最先设立时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即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的三公分别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是三公之首。这时的太尉已经不是带兵打仗的主了,东汉的军队由各级将军、校尉统领,但作为三公之道的太尉,依然是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全国武官系统的官员升迁,武功高下的评判,都需要先过太尉这一关。周瑜的祖宗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牛逼。当然,顺着周景往上再追溯,还有周景的亲爹周荣,也是个牛人,《后汉书》里有《周荣传》,此文不搬运。

周瑜的亲爹叫周异,官至洛阳令,洛阳令这个官职虽然不像太尉的逼格那么高,但也不简单。洛阳令是江南尹的属官,洛阳是东汉时的中国第一县,更是首都,所以周瑜的亲爹就是首都市长了。

无论是太尉,还是洛阳令,周瑜的长辈们都是在首都洛阳混的,周瑜后来怎么跑到了隔十万八千里的江东去为孙家打天下了呢?故事还得从董卓之乱说起。

太尉周忠有个儿子叫周晖,也当过洛阳令,后来辞官了。汉灵帝驾崩后,周晖听说首都局势不稳,就又去了洛阳招呼他老爹。当时洛阳的掌权者是董卓,这家伙看周忠、周晖不爽,便指使兵痞子们“劫杀其兄弟”,《后汉书》里的这个“其”是谁,囿于古文的简略性,我们也不知道说的是周忠兄弟,还是周晖兄弟,但没关系,不影响重点和结局:周家和董卓结梁子了。

各地军阀讨伐董卓,周家人在情感上自然是支持的。当时周瑜举家都迁回了会舒(今安徽省六安市下辖的舒城县),不要奇怪,舒本来就是周家的故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称“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后汉书·周荣传》则称“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这是周家祖籍的证据。

长沙太守孙坚北上伐董勤王,自然要路过舒。孙坚的军阀在这里逗留时,周瑜和孙坚之子孙策建立了联系,两个小屁孩儿生于同年,所以特别处得来,周瑜甚至把自己家里的“道南大宅”空出来给孙策住。周瑜和孙策这对二基友空间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了周瑜都几乎认孙策他妈为干妈了。后来,孙策、孙权的老妈也的确对孙权说过类似于“我拿周瑜当儿子看”类似的话。

当然,孙坚讨伐董卓,和董卓有仇的周家人是支持的,但这不代表周家向孙家未好就是甘心情愿的。孙坚这个人人品也有点问题,打着北上讨董的幌子,走一路抢一路,途中不愿支付军饷的土豪和朝廷官员,那就杀无赦。周家作为舒城土豪,不主动向孙坚示好,不排除也有自保的意味,而不是单纯的仰慕孙坚,孙坚也没啥好仰慕的。这一点很重要。

周瑜没有一直果在老家舒城,而是跟随从父周尚去了丹杨(今安徽宣城市),周尚是当时丹杨太守。孙坚死后,孙策成为袁术的部将,带兵攻打江东时,给儿时的小伙伴周瑜通了信,周瑜带兵相助,响应孙策。

孙策之所以平定了江东,周瑜功不可没,因为周瑜手下有一只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叫“丹杨兵”。丹杨和丹阳很容易弄混,后者是今天江苏镇江市下辖的丹阳,但和丹杨不一样,后世的史书也把“丹杨兵”写作“丹阳兵”,这是不折不扣的笔误。

丹杨的地理,陈寿在《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中说是“丹杨山险,民多果劲”。不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对于丹杨而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不为过的,我们从侧面应征一下丹杨兵有多牛逼。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记着陶谦这个人,徐州的老大。陶谦去徐州,是因为黄巾军在徐州作乱,陶谦参与了讨伐,并取得了赫赫战功。陶谦能成称霸一方,靠的就是丹杨兵。陶谦是哪里人?丹杨人!

讨伐董卓的盟军中,曹操这一支,曾被董卓账下大将徐荣杀得溃不成军,曹老板的公司刚刚上市就被ST了。曹操派了夏候惇、曹洪去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的地盘募兵后才恢复了一点元气。曹操募来的是“庐江上甲”和“两千余丹杨兵”,这是曹操在讨董战败后,再度起家的根本。

刘备和丹杨兵也有关系。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陶谦向田楷求救,当时的高备是跟着袁绍册封的青州刺史田楷混的,田楷派了刘备去救陶谦。当时刘备的战斗力构成如下:兵千余人,一小部分少数民族乌丸的骑兵,以及收编饥民的几千人马。刘备去了陶谦那里报到后,陶谦给了刘备4000名丹杨兵,于是刘备不跟田楷混了,改跟着陶谦做小伙伴了。

孙策和周瑜平定江东的故事,本文就从略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有出入不大的精彩记录,之所以花了一点儿笔墨提及丹杨兵,是为了侧证丹杨兵战斗力很强,而带着丹杨兵助战孙策的,就是周瑜。

孙策打了一些胜战之后,兵力也得到了补充,很快就聚焦了几万人的兵马,孙策觉得自己的兵力已经足以平定吴郡和少数民族山越了,就让周瑜先回丹杨了。周瑜回丹杨不久后,袁术把丹杨太守从周尚换成了自己的弟弟袁胤,周瑜和周尚都回到了寿春。袁术是想重用周瑜的,但周瑜觉得袁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就金蝉脱壳,申请离开寿春,去做居巢长。居巢长就是居巢的地方长官,居巢是今天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

周瑜这段时间的履历很重要。周瑜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也就是出兵助孙策攻打江东,孙策是袁术的部将,周瑜是丹杨太守周尚的家将,周尚也是袁术的人。周瑜离开孙策返回丹阳时,是大约公元196年,放弃居巢长职位,跑到吴与孙策汇流是198年。也就是说,周瑜在袁术手下,混了三年。三年之后,才真正去投奔孙策。那时的孙策已经和袁术撕逼了,翅膀硬了,搞独立了。

周瑜一直都是在观望,在袁术和孙策间二选一。

先说说周瑜跟着袁术混的这三年,袁术集团遭遇了什么?一,先后两次参与徐州大战;二,于197年提前帝;三,被孙策反水。

重点说说袁术参与的徐州之战。196年,袁术发动第一次徐州战争,从刘备手里打下了一部分徐州的领土,此时的袁术势力如日中天,一方面是徐州大捷,一方面是部将孙策在杨州拓展领土也很顺利。袁术势力的衰败有四个契机,一是称帝失民心,二是孙策独立,三是淮南发生大饥荒,四是在第二次徐州战争中,败给了吕布,这场败战发生于197年。

那么,周瑜参加了徐州战争了没?答案是:参与了,一定是参与了。《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但这是哪一年的事呢?是袁术第一次徐州战争的196年,还是第二次的197年呢?

在周瑜找鲁肃敲诈勒索后,袁术也拉拢过鲁肃。试图任命东城人鲁肃为东城长。东城在东汉末年是属于徐州,还是杨州,已不可考,只能说东城在杨州、徐州的交界处(东城空间在哪里?很难考证,但东城属于当时的临淮郡,临淮郡是今江苏泗洪县,所以东城离泗洪县应该不会太远)。但袁术能册封鲁肃为东城长,则说明东城在袁术的统治范围内,之所以要让鲁肃当东城长,说明这里需要一个新的长官,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这里是被袁术刚刚从刘备手里打下来的。由经可以推断这是196年的事。

我们大致可以通过推理还原一下历史。196年,周瑜被孙策遣返丹杨,然后又被袁术召回了寿春,周瑜作为居巢长,被调往徐州战争,因此才有了向鲁肃讨要“资粮”的行为,因为鲁肃也是一个土豪。周瑜很不客气,一下子就“求”走了鲁肃的一半粮储,这一点倒是非常符合袁术集团的打砸抢,除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其它什么都拿的兵匪作风。

198年,鲁肃为了躲避战乱,才南下投奔周瑜,最终两人一起投奔了早已经和袁术撕逼的孙策。这时的袁术,其实大势已去了。

所以说,周瑜和孙策是小伙伴没错,但周瑜并没有把宝全部压在孙策身上,比起当时刚刚在江东创出一些小名气的孙策,袁术才是一个更大、更有安全感的靠山。周瑜最终投奔孙策,并不是仰慕孙策的人格魅力,而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的选择。周瑜从登上历史舞台的一开始起,就不是“生是孙家人,死是孙家鬼”的死忠。

再后来,刘备告诫过孙权,周瑜“久非人臣”,让录权小心提防。刘备看人是比较准的,刘备也没必要刻意去挑拨孙权和周瑜君臣关系。刘备这么说,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所以说,在196年的第一次袁术徐州大战中,周瑜和刘备是极有可能交过手的。

记备预言的事,孙权心里有数,这些我们下文还要再说,孙策其实也是心理有数的。当自己的军队发展壮大到几万人后,孙策就不需要周瑜的丹杨兵了,再是急着把周瑜支走。一方面或是不想把打下江东的功劳分给周为袁术账下的周瑜,另一方面,孙策是不是早就是周瑜有了提防之心呢?

周瑜对孙家空间有多少忠诚度,史书没有明文记载和评价。但通过周瑜的一些事儿、一些话,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曹操手下有个重要的谋士叫刘晔。刘晔最初的主子不是曹操,而是淮杨一带的枭雄郑宝,鲁肃跟随周瑜投奔孙策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出仕。鱼肃的奶奶在东城故乡丧葬时,鲁肃还回去了一趟。刘晔和鲁肃也是朋友,就是给鲁肃写了一封信,邀请鲁肃来巢湖和他一起跟随郑宝干一番事业。刘晔的信里还有八个字“机不可失,足下速之。”鲁肃心动了,打算北上,去找周瑜谈了一下人生和理想。周瑜把鲁肃生劝住了,说服鲁肃时引用典故是汉朝名将马援和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周瑜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周瑜的汉室正统思想并不浓烈,他对鲁肃说,“刘家的天下尽早完蛋,取代刘家的人就在东南,你别听刘晔忽悠。”然后,周瑜把鲁肃推荐给了孙权,鲁肃正式出仕。那时,孙策已经死了。

马援的那名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就是周瑜的择主观。在孙策(孙权)和袁术之间,周瑜彷徨了三年,终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这种抉择是周瑜深思熟虑。当时的孙权很年幼,军事大计基本都得听周瑜的,在江东,周瑜更加能玩得转。事实上也证明了周瑜的择主战略眼光。

免责声明: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历史趣事 » 2020-07-10 21:58:17

猜你喜欢


双枪将董平简介-董平的最终结局是怎么死的?

双枪将董平简介姓名:董平别名:双枪将、董一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朝人物出处:《水浒传》出生地:河东上党郡上山前职业:东平府兵马都监梁山职位:马军五虎将兵器:绿沉双枪对应星位:天立星梁山座次:15...

秦惠文王活了多久(四十六岁)-秦惠文王叫什么

秦惠文王活了多久秦惠文王享年四十六岁,病逝于王位之上。相关史料表明,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为了壮大秦国实力,整天操劳政事,身体状况越发堪忧,加上战事过多,秦惠文王身体日益支撑不住,心力交瘁而身亡。后人...

郭嘉死亡背后的真相-郭嘉怎么死的?

郭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鬼才,他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人,他在年少的时候就预言东汉末年天下一定会大乱,后来他在20岁时隐居结交了很多英雄豪杰。在21岁时郭嘉去见袁绍得到了袁绍的认可,并做了袁绍的谋士。...